終身殘扶險怎麼買?了解投保的主要關鍵

  高齡社會的到來,「長期照護」已經是近年來的重要議題,除了政府推動的基礎長照政策以外,越來越多人開始規劃相關的商業保險,其中『殘扶險』就是目前最熱門的商品,理賠條件從日常生活能力、工作能力的判定,到身體器官機能的檢定都有,保障範圍比其他同類型險種較為廣泛。
長期照護保險比較

延伸閱讀:殘扶險理賠範圍解析及涵蓋疾病

影響殘扶險保費的三個主要關鍵

  然而隨著國人壽命越來越長,會有不少人選擇可以保障到七、八十歲之後的終身險,只不過各家終身險的差異幅度不小,該如何挑選自己適合的商品?在此先幫各位歸納出影響保費多寡的主要三個關鍵:

關鍵一:殘扶險是否能夠還本?

  商品是否還本對保費影響非常的大,然而還本指的是身故退還保費,對「被保險人」來說,因為自己看不到,所以根本不是儲蓄。而且實際上還本的原理,是要消費者多繳一筆錢,用這筆錢按照"平均壽命的剩餘時間"複利滾息,只要最後增值的本息能夠等同總保費,即可達到還本的錯覺。

  如同買一張定存,如果可以存放數十年,那麼數十年後這筆錢可以增值成2~3倍,換句話說消費者不選擇「還本」,而把多餘的預算另外儲蓄,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。

還本原理示意圖

  但是時間越短,能產生的增值效果就會越差,想要最後增值相當於總保費,保戶多繳的錢比例就要佔越高。以50歲男性要投保每月理賠4萬的殘扶險為例,不還本的殘扶險保費約3萬元左右,但還本商品卻要9萬元左右,主要是因為50歲男性離平均壽命的剩餘時間只剩下30年左右,剩下30年要滾出總保費,多繳的錢自然就會越多。

關鍵二、殘扶金是否有保證給付次數?

  固定一段時間給付一次的「殘扶保險金」是需要持續生存才能持續給付,然而目前部分商品提供「保證給付次數」的條款,意思指無論生存皆有最低的給付次數,若超過給付次數後仍生存時,則繼續給付,反之則中斷給付。

  只不過買殘扶險的用途,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填補長期照顧費用支出,若被照顧者死亡後,自然也就沒有照顧費用的問題,因此「保證給付次數」的條款必無絕對的必要性。相對的,國人平均臥床時間為7.3年,提供「保證給付次數」的商品平均理賠金額就會相對提高,保費成本也會因此提升,建議購買前還是要衡量自身需求。

關鍵三、殘扶金是否會依殘廢等級折算比例?

  「殘扶保險金」的理賠範圍是針對1到6級殘廢,若會依殘廢等級折算比例,則6級殘實際給付金額50%而已,長時間下來可能就會少理賠的上百萬元,對於「希望用來填補照顧費用」這個目的也會產生困擾,到底投保的額度要以1級殘當作基準,還是要以其他等級殘廢當作基準?

殘廢等級給付倍數表

買殘扶險要同時衡量照顧費用、年齡、家庭角色與預算

  購買保險的用意是希望保險能轉嫁我們無力承受的損失,首先就是要確實衡量自身有多少風險需要轉嫁。目前外籍居家看護每月大約需要2.4萬元的支出,本籍居家看護則每月行情是6到7萬元,若放置於安養機構每個月也至少需要3到4萬元左右,而這些費用還未算入氧氣瓶、尿布、輔具、交通費等雜項支出,也就是說至少要能夠填補這些缺口。

長期照護常見支出

  然而「年齡」與「家庭角色」也是關鍵,年齡越輕餘命越長,需要準備的生活費用自然也要越高,尤其是小孩子,父母不可能照顧一輩子,那麼當父母先一步離開時,後續的生活費用來源該如何解決,也是規畫時必須預先考量。另一點則是「家庭角色」,若需要背負家庭經濟責任,發生事故時並非只有照顧費用的損失,還有家庭經濟來源中斷等問題,保障的需求也應該要因此提高。

  所以在規劃的過程中,能否在預算內「買夠保障」才是最重要的,建議盡可能不要選購「還本型」的殘扶險,保費提升了一、兩倍,那在同等預算下就只能買到二分之一、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保障。除了短時間死亡以外,人的一生當中幾乎都會面臨到「殘廢」,然而為了身故時退換幾十萬的總保費,造成發生事故時需要自己承擔數百萬的損失,這不是因小失大嗎?甚至如果預算較為吃緊的家庭經濟支柱,建議以定期險作為主要規劃,保費可拉低至近十分之一。

Facebook 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