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出生了,家裡多了新成員總是讓人感到歡欣鼓舞,但除了自己的身份晉升為爸爸、媽媽以外,更重要的也代表著自己即將開始背負著家庭責任,這時候就需要檢視自己的保單是否還合適。那麼新手爸媽們要如何規劃自己的保險,可以按照下面幾個重點來自我檢視一下。
父母的保險要針對家人影響大的優先規劃
父母是小孩生活上最大的依靠,如果少了父母這個角色,那麼小孩的生活、教育、以及居住權利都可能受到影響,因此只要父母發生事故時,足以影響到小孩的經濟來源或是無法持續照顧小孩時,就必須優先做好防範。那麼有哪些事故會讓家庭經濟產生重大影響?無非就是「病、死、殘」這三種,再按照「影響的時間」、「經濟損失程度」來排列,就能夠挑選出自己應該防範的風險方向。
從上圖可以了解到「殘廢」無論是影響的時間或程度皆遠大於其他事故,因此應該優先重視。其次則是「死亡」,直到小孩成年以前,原本自己應該提供的收入缺口就會壓在其他家人身上。所以對於家庭而言,父母的保險規劃應該要把「醫療保障」擺在最後才是正確的作法,請記得『發生率高不叫做風險,發生了無法承受才叫做風險』。
保險買的正確也要買的足夠
保險的用意主要是為了填補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失,可以簡單試想發生上述的各種風險時,要多少錢才能讓家庭的生活無後顧之憂?以「身故」為例子,這筆保險金勢必要能夠填補小孩到成年具有工作能力前的家庭開支、學費、以及房貸、車貸等等,把這些費用加總起來後,再扣除手上可動用的現金資產,就是身故保障應該要買的額度,所以保障需要多少,都是要按照每個人的家庭狀況、經濟狀況而決定的。
買保險不代表發生事故就一定能賠,還是要選到正確的商品、了解保障範圍,接下來按照各個保障方向一一為各位分析。
【身故保障】-優先選擇『一年定期壽險』
唯有『壽險』不分「疾病」、「意外」皆可理賠,而且既然要填補小孩到成年前的經濟損失,隨著距離成年的時間越來越近,保障也應該隨時間慢慢下降,商品也盡可能用『一年定期壽險』才能用最少的預算買足保障。(壽險該怎麼買?)
【殘廢保障】-優先選擇『殘廢險』、『殘扶險』
身心障礙的成因有約70%是由疾病所致,僅約10%是意外造成,而目前針對身體各部位制定各種殘廢等級的「殘廢等級表」,採用的險種有『殘廢(扶)險』與『意外死殘險』兩種。前者保障範圍涵蓋「疾病」與「意外」,後者卻只針對「意外」事故所致,因此要規劃殘廢保障,應當以『殘廢險』與『殘扶險』兩者為優先。(殘廢險與殘扶險的範圍解析)
【癌症保障】-優先選擇『重大傷病險』、『重大疾病險』
癌症治療平均住院天數僅17.3天,大部分治療在門診期間,而門診治療並非『醫療險』的保障範圍,因此需要額外投保癌症保險,但傳統防癌險也是注重在「住院」與「手術治療」上,因此要填補一年可能花費上百萬的治療費用(防癌險不能填補癌症花費),就必須要選擇「確診罹癌就能一次給付整筆」的商品,尤其是『重大傷病險』的給付條件是領取全民健保的重大傷病卡即可,給付範圍與條件皆優於其他險種。(重大傷病險解析)
【醫療保障】-優先選擇『實支實付險』
過去的醫療險保障內容完全僅針對「住院病房保險金」與「手術保險金」上,但醫療不僅僅只有「住院」與「手術」,況且醫療花費的多寡也不全然取決於是否有手術,而是取決於治療方式是否能由健保給付,若治療方式無法獲得給付時,即使未施以手術,花費依然可能會非常高昂,因此在醫療保障的選擇上,建議應以「額度內花費多少就賠多少」的『實支實付險』為主(醫療險的介紹與分析)。若要保障夠高,甚至也可組合兩家實支實付為「雙實支實付」。(實支實付險的挑選技巧)
那麼『意外險』呢?因意外險的範圍僅限意外事故所致,加上大部分人都高估了意外的發生率,以「身故」來說,衛福部統計,每年的死亡人數中只有5%是由意外造成,所以若過度重視意外險,將可能使得大部分事故都無法獲得理賠,只能把意外險當作額外的補強。此外,醫療事故中,意外險雖然多了未住院且未手術的意外門診理賠範圍,但意外門診醫療的花費通常很低,對整個家庭而言並不是必須轉嫁的損失,父母要規劃意外險應該要以「意外身故」、「意外殘廢」為優先。
預算有限應以小保費規劃大保障
小孩出生後,往往不只要負擔子女的養育費用,甚至很可能還要背負著退休父母親的生活費用,而此時大部分的人還在慢慢累積自己的工作經歷階段,收入尚未達到高峰,經濟上通常是較為吃緊的。因此,建議此階段的新手爸媽們要盡可能以「定期險」規劃保險,才能在有限的預算內買足自己需要的保障。
以35歲的男性為例,提供三種預算方案讓各位參考:
最後提醒,一個家庭當中最需要規劃保險的永遠是經濟支柱,唯有經濟支柱的保障足夠,才能確保整個家庭生活的穩定,當所有提供經濟收入以及照顧服務的家庭成員都有適當保障後,才適合近一步規劃子女的保單。(延伸閱讀:新生兒保險怎麼買?)
Facebook 留言
一般留言